一是狠抓機制建設。市、縣兩級均建立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聯席會議制度,形成了全市各部門共同參與留守兒童、困境兒童思想道德建設、基本生活保障、教育保障等關愛保護格局。建成并通過驗收“兒童之家”54個,在鄉(鎮)明確兒童督導員77名、村(居)委會設立兒童主任1350名,負責全市留守兒童、困境兒童的入戶巡訪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,極大地完善了我市鄉村基層兒童福利體系建設,為做好特殊群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奠定了基礎。
二是切實排憂解難。建立了包括孤兒、農村留守兒童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在內的困境兒童信息庫,并認真落實各種保障措施。據統計,今年1—8月為全市111名社會散居孤兒、44名滿18周歲仍在校就讀的孤兒發放基本生活費108.8萬元;為182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生活保障金104.2萬元;為34名滿18周歲仍在校就讀的孤兒發放助學金30余萬元,切實減輕了困境兒童生活和教育負擔。
三是打造專項品牌。不斷豐富活動載體,著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。市民政局聯合市慈善總會創建了“攜手慈善 圓夢大學”“留守兒童慈愛之家”“天翔助學”“天使計劃”“大病救助”等系列工作品牌。通過給予物品、現金等,激發未成年人的進取精神和學習動力。尤其是“攜手慈善 圓夢大學”項目,已連續實施12年。
打印